logo
  • 加载中...
新闻政策
评论巧立名目的考试加分损害教育公平
时间:2014年07月16日信息来源:不详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摘要]无论是“批发”、“量产”高考体育加分生,还是制造中考加分“嘉年华”,每一次加分的乱象,都是对考试公正及社会公平的重创。

考试加分项目,益发成为制造不公的土壤。无论高考(微博)中考,各种纷繁的加分乱象,屡屡撞击人们的眼球,稀释着考试公正和社会公平。舆论对河南高考加分怪相的质疑,正甚嚣尘上。“批发”体育加分生的背后,或有隐秘的不当利益置换。

如果说,河南“批发”加分考生,还扔出了正规武术比赛的烟幕弹,那么,哈尔滨最近被曝出的加分集体造假乱象,则堪称“裸奔”和狂欢了——上月底,哈尔滨市教育局对2014年哈尔滨市报考重点高中拟享受政策性加分的考生名单进行公示,不料引发轩然大波。很多考生家长联合发布《致省长诉求书》,指控加分巧立名目、鱼目混杂两宗罪。

在孩子“戴棒球帽照相就加分”中,可以想象,当地的中考加分,混乱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家长身份可以造假、加分项目繁多且猫腻丛生,以至于混乱到,呈现在天真孩子眼里的,几乎是场加分的“嘉年华”。

尽管当地教育部门承诺进行复核。但是从家长们指控的两宗罪中,或不难看见,加分乱象存在的土壤,无非两个因素孕育而成:鱼龙混杂,盖因审核不力所致,加分考生家长身份涉嫌造假,识破起来很难吗?而故意放水的背后,又存在着怎样的利益交换;巧立名目,就更加诡异了,为了考试公平,加分项目应该尽可能削减才是,岂能如此泛滥,这很难让人不质疑乱象的背后有利益链的存在。

审核监管不力、项目设置缺乏科学性,能成为考试加分乱象的辩解理由吗?显然不能。面对家长的指控和社会的质疑,当务之急,相关部门应该查清事实,如果集体造假客观存在,理应彻查下去,挖出加分乱象土壤下面埋藏的利益根系,撕破考试加分的黑幕。

无论是“批发”、“量产”高考体育加分生,还是制造中考加分“嘉年华”,每一次加分的乱象,都是对考试公正及社会公平的重创。而要走出重重黑幕,消除各种猫腻,确保考试升级的公平,最清晰的路径莫过于“一加一减”:即加强管理和监督,防止投机者乘虚而入;即减少加分项目,让考试回归知识和能力的比拼,而不是拼爹、拼人脉、拼财富。也只有这样,起跑线才是直的,人才的选拔路径才是平的。

令人欣慰的是,从教育界的整体趋势看,德育等标准模糊的加分项目,正在消失。社会也在加分乱象一次又一次损害公平的过程达成了共识: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能依赖考试的比拼。而从长远来看,还是得依靠中国教育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包括成才路径的多维化,包括教育资源分配的均衡化。教育的整体公平,才能治疗加分乱象等局部溃败,才能撕破笼罩在考试竞争土壤上的黑幕,砍断教育土壤上增生的利益链条。孩子们的疑惑,也正是教育公平实现亟待破解的难题。( 时言平)

(作者:佚名编辑:成人高考)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