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加载中...
新闻政策
调查称“旅游式体检”已成机关单位隐性福利
时间:2013年08月02日信息来源:不详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新华网杭州8月1日电 (记者王俊禄) 记者调查了解到,类似的“旅游式体检”在很多地方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中已运行多年,已成为固定的“隐性福利”。一些体检中心和旅行社从中看出商机,打出“体检+旅游”服务项目,承揽生意。

“公事”找不到人,原来组团“旅游体检”去了

去年8月份,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作风办接到一群众投诉称:星期四、星期五连续两天上班时间,去某单位办事,结果整个单位除了寥寥几个人在,其他人都不见踪影,跑了两天都没办成事,希望区作风办好好查查,为什么上班时间都没人。

接到投诉后,作风办立即到该单位进行核实。经调查后发现,原来是该单位组织干部职工到杭州体检去了。该单位共35个人,除了3人留守值班、收发文件外,其他公职人员全部不在。

经深入了解,该单位32名职工是集体乘大巴车,前往位于杭州西湖景区的某疗养院体检。该单位为每位干部职工安排了价值1700元左右的普通二档体检套餐,并在疗养院住宿一晚。第二天体检完成后,又组织大家到西湖周边景区游玩,于当天中午在酒店吃完中餐后,乘大巴返回黄岩。

区作风办对该单位整个体检费用进行了仔细统计:体检花费5.53万元,住宿费花费8800元,酒店就餐花费8700元,大巴车租用、景区门票花费1.2万元,总共花费8.48万元,平均每人花费2700元左右。

“体检经济”利润高受商家追捧

记者从上海一家知名体检中心获悉,他们联合多家旅行社,打造了一种“全新的健康旅游模式”,可以“借体检的机会顺便旅游一下,既检查身体,又放松身心,可谓一举两得”。

负责该项目运营的刘经理告诉记者,这个项目“非常受欢迎,外地机关单位组团参加的多得不得了”。

记者提出,机关单位外出旅游控得严,怕发票不好报销。

为打消记者的顾虑,刘经理“支招”告诉记者其中的秘诀:一种是体检费和旅游费分开开发票,分别支付。但旅行社开的发票“不太好看”,所以建议采用第二种方法,就是将体检费和旅游费“打包”支付给体检中心,由他们转付给旅行社,发票则统一开“体检费”,报销就不会出问题了。

据介绍,接待外地“体检旅游团”已经成为不少体检中心拓展的一项重点业务,相比单纯的体检费收入,利润更为可观。

在这家体检中心近期接待的团队客户中,就有来自北京、山东、苏州等地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大型企业。刘经理说,费用方面,体检费每人500元就足够了,体检完了一般安排两三天的旅游,比如到外滩、豫园等风景名胜游览,吃饭、住宿都含在里面,每人费用1500元-3000元不等。

“当然也可以安排更高档一点,要看你们的经费预算是多少。”刘经理说,他们同时也可以安排到杭州、苏州等周边城市短途游。

消费“公款”还耽误“公事”,“隐性福利”受诟病

据记者了解,类似的“旅游式体检”在不少地方、单位都存在,且多数将其作为福利。在中央提出“政府要过‘紧日子’”,“三公经费”缩减的大背景下,一些地方开始关注并削减这种“该省的钱”。

消费“公款”,还耽误“公事”。黄岩区委常委、纪委书记陈波表示,“旅游式体检”的危害,一是造成“三公经费”浪费,二是影响正常公务时间,损害政府形象。

“旅游式体检”的实质是“隐性福利”。专家表示,大部分的“隐性福利”可算作是“福利腐败”,即以福利的名义,无偿或者廉价地向本部门的职工及家属出售国家公共资源。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教授表示,“旅游式体检”很有普遍性,像杭州的不少疗养院,都是对外开放的,收费很高,能去疗养的多是公费,没几个是老百姓。

范柏乃认为,“旅游式体检”暴露出相关政策不严密。公职人员体检费应该有个明确规定,设置上限,党政机关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体检费用应当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不能搞特殊化。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坚决刹住类似于“旅游体检”“豪华体检”之类的奢靡之风。

(作者:佚名编辑:成人高考)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