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加载中...
云南高校
转载大爱成河润青春
时间:2015年04月29日信息来源:不详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记保山学院政治学院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王祖平  保山日报记者 黄宝洲 作为保山学院政治学院2011级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二班的学生,来自龙陵县龙山镇乡下的王祖平,靠着倔强不屈、发愤图强的精神,在学校就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在校期间,他曾任保山学院政治学院团委学生会团委书记、石斛研究协会副会长、班级卫生委员、心理健康委员、组织委员。 2011年9月,王祖平和同学一起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14年,他两次捐献造血干细胞,受到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 “工作是我前进的事业” 2011年9月,王祖平作为新生参加了政治学院团委学生会干部公开竞选,最终以面试成绩第一名的身份成为政治学院团委学生会的一名干部。同时,也成功加入了学校“与法同行”协会、石斛研究协会。经过自己一年的努力,最终担任了政治学院团委学生会团委书记、石斛研究协会副会长等职。 在政治学院团委学生会任职团委书记期间,王祖平除做好共青团的日常工作外,还和学生会主席一起带领团委学生会各部门开展各项团学工作。他积极组织开展迎新杯篮球赛、参观保山市博物馆、五四纪念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活动、元旦晚会暨集体舞大赛、云南青年志在四方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比赛。另外,组织政治学院的同学积极参加学校各类体育比赛、文艺比赛,并在体育类篮球赛、排球赛、冬季运动会团体项目、文艺类大合唱、诗歌朗诵、小品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学院的院刊、卫生在全校的评比中也屡获佳绩。同时,还组织参与了多项公益活动,如每年一次的残疾人学校爱心之行、儿童福利院、养老院关爱之行等,为残疾、失亲的儿童和老人带去爱心捐献,鼓励残疾孩子坚强成长,温暖孤独老人的心。 他曾组织全院同学为白血病患者郭开显同学捐献爱心款2200多元;和从云南走出去、在兰州大学求学的同胞成立的“雏鹰支教志愿者”协会合作,为家乡山区孩子捐献爱心款和学习物资,支持其到我市龙陵县、施甸县等边远山村小学开展支教活动。他积极响应校团委的号召,组织学生为昭通地震灾区捐献爱心款900多元和一批生活物资。他在“与法同行”协会参加过志愿服务、法律知识普及宣传、交通安全志愿服务。在石斛研究协会担任过组织部长、副会长等职,带领一个新生社团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为会员、兴趣爱好者开展石斛知识讲座、参观石斛基地等活动。 王祖平一向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较高的热情与恒心,从班委到协会副会长再到团委书记,一路走来,他都是认真负责工作,每次都尽力完成,努力提高活动的影响力,使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他参加团委学生会工作、协会工作、班集体工作,让自己锻炼了组织能力、策划能力、交际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不断向困难挑战的精神,更为重要的是让他明白怎样在一个团队中通过协作获得成功。最终,他的努力也得到了老师及同学们的肯定,在校期间曾获得过“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称号。 “知识是我前进的船桨” 只有勤奋和踏实,才是掌握知识的钥匙。自进入大学以后,虽然王祖平担任学生干部及班委,工作比较繁忙,但他还是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他的生活、学习、工作都很有规律。在加强专业学习的同时,王祖平还注重英语和计算机的学习,以及吸收其他的课外知识。在学院老师的指导下,王祖平策划成立了“政治学院学习兴趣小组”,下设哲学组、政治学组、法学组等小组,旨在把兴趣相投的同学组合起来,通过业余时间举行读书交流会,培养良好的学风,他个人在组织参与的过程中也获益匪浅。 在大二时,王祖平通过了信息处理技术员考试,同时,也拿到了英语应用能力A级、普通话水平测试二乙的证书。他脚踏实地的按着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始终坚持“有一分耕耘,才有一分收获”的学习精神。他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由于成绩优异,还获得了一次国家励志奖学金、两次国家二等助学金。 “爱是我前进的航标” 2011年9月,王祖平和同学一起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14年4月,他接到昆明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你和湖北一名白血病患者初配型成功,愿不愿捐献造血干细胞拯救她?” 王祖平万万没想到,当初小小的一个举动会引起这么有意义的事。 王祖平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造血干细胞的相关知识,细致耐心地做通父母的思想工作后,自信地踏上拯救湖北白血病患者生命的道路。 6月初通过高分辨,6月21日在昆明解放军总医院进行捐献前体检,一切准备妥当后,7月12日,王祖平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前往昆明。7月17日,在云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捐献247毫升的造血干细胞,为白血病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事后,面对媒体的宣传报道和老师、同学的赞扬,王祖平依然淡定自若,觉得这是自己作为一名学生党员理所应当做的。他常想,如果自己是岌岌可危的白血病人正与病魔生死抗争,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朋友是多么的渴望能有人拯救?再者,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需要什么英雄气概,更不需要什么伟人胸怀,只需要一点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的了解,再加上一点爱心和一点“不怕扎针”的勇气。 9月初回到学校后,王祖平加入保山市红十字会志愿者队伍中,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一起广泛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以及在学校开展造血干细胞采样入库等活动。 王祖平说:“几年来,积极投身公益活动,我感觉生活的很快乐,看着帮助过的人微笑着离开,我心满意足。虽然,我所做的一切是那么微不足道,但是,我愿意去做,如果人人都为公益、慈善事业奉献一点,那么小流也会汇聚成大爱之河。” 10月初,昆明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做回访时,和他说,他捐献的对象恢复不是很好,病情出现复发,抗免疫力差,生命危在旦夕,需要他再次为她捐献淋巴细胞。听到这个消息,王祖平很难过,也很为她担心。出于对患者生命安危的考虑,王祖平当时就义无反顾地答应了。因为他知道,自己所拯救的不只是一条生命,而是一个家庭的幸福。虽然二次捐献有很大风险,父母、老师和同学也很为他的身体状况担心,但是他依然无怨无悔地作出了选择。 王祖平耐心细致地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10月11日至13日,王祖平只身一人到昆明解放军总医院做二次捐献前体检,体检结果出来后确认可以捐献。11月2日早上,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历经3个半小时的采集,143毫升的淋巴细胞成功采集完成,下午就送到武汉植入患者的体内。 当一切结束的时候,王祖平感觉一身轻松。因为,他知道现在虽然大四了,面临毕业论文写作、各种考试、就业,但这些不应该成为退缩的理由。他庆幸自己坚强地迎难而上,实现了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挽救白血病患者的愿望。 如果非要说捐献的意义,除了救治患者之外,还有就是可以作为一个证明,一个证明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于己无大碍,于人能救命”的道理。王祖平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荣誉证书上写道:“为了挽救患者的生命,您于2014年7月17日和11月2日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和淋巴细胞。您的这一人道善举使患者获得了重生。”有这样一句话,王祖平感觉很欣慰,也值了。 当云南省第103例造血干细胞和第111例淋巴细胞捐献者的荣誉到来时,他自豪过。但冷静之余,他更多的感受是“我为践行珍爱生命,做出过实际的行动”,他问心无愧。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拼了命地去救一名非亲非故的陌生人时,王祖平只简单地回答一句:“我愿意!别人不懂我,不支持我,我不怪别人,我自己清楚我在做什么就好。” 王祖平常常告诉自己,生命都是可贵的、无价的,当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一定要伸出援手,不为名利金钱,只为践行心中的信念。他想,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而不能为别人做点什么、给别人一点帮助,那生命的意义如何体现呢? “不断超越是我前进的灯塔” 在生活中,王祖平朴素节俭﹑性格开朗、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平时很善于和同学沟通,也乐于帮助同学,所以很多同学不管生活上还是思想方面有了困难也愿意来寻求他的帮助。在生活中建立了很好的人际关系,他获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支持。 有一次同学因打篮球扭伤脚踝,王祖平及时通知老师,并一起送他到医院,因扭伤严重,需要住院,而其同学的家在外地,亲人无法马上赶来,王祖平就陪伴照顾他,回到学校后帮他打点生活。王祖平觉得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特别是当别人困难无助的时候,最想得到就是亲人般温暖的爱。学会做人,学会做事,更要学会感恩。乐于助人时,别人会快乐,自己也会快乐。 风雨兼程的四年多,王祖平被和蔼可亲的老师与热情友好的同学鼓舞着,他用汗水与执着换来了今天的成长与收获,在人生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为自己的明天创造了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无限空间! 王祖平说,过去并不代表未来,勤奋才是真实的内涵。在取得各方面成绩的同时,王祖平也谨记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进入保山学院,是王祖平人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阶段。在这4年中,王祖平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奋斗过不论成败,我心泰然处之;拼搏过不论进退,我自昂首向前。努力交织光辉岁月,自信汇成七彩人生。”这是王祖平的生活信念。他要做自强不息的大学生,要用他的点滴小善激发大家的大爱。(张文译转载自保山日报2015年4月21日第三版)
(作者:佚名编辑:保山学院)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