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年11月28 日 来源:许光强 编辑:曹淑芹 浏览次数:176次
林超民教授做客人文学院“国学文化月”系列讲座第五讲
---儒学经世精神与当代社会文明
11月26日19:30,云南大学历史学、民族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超民教授在文鼎楼二楼报告厅为人文学院师生进行了一场题为“儒学经世精神与当代社会文明”的专题讲座。人文学院副院长布小继主持,人文学院院长张平海及部分师生代表参与了此次讲座。此次讲座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儒学的经世精神、儒学的历史特质和儒学与当代文明。
首先,林教授通过对“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表述,从个人修持入手到经邦济世,概括了中国儒学自其形成时期所固有的基本精神。立足现实、经世致用,这就是中国传统儒学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传统儒学顶天立地的脊梁。
其次对于儒学的历史特质,林教授则通过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一是中国儒学讲“修己治人”,是以谋求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把一己同他人合为一体,谋求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这就是孔子为儒学确立的根本目标。二是中国儒学是一个历史范畴。儒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儒学,指的就是先秦时代,由孔子经子思到孟子的儒家学派及其学说。而广义的儒学,则不仅指先秦的儒家及其学说,更包括在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上,接受儒家学说影响而争奇斗妍的众多学说和学术流派。三是中国儒学自成体系,悠久而深厚的历史积累,使之始终如一地保持着鲜明的民族个性。
林教授还联系儒学与当代文明,指出当代中国文明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针对见利忘义、唯钱是求,贪污贿赂、营私舞弊,为非作歹、作奸犯科等歪风邪气,认真学习、继承、弘扬儒家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他强调,社会文明的建设需要依靠每一个公民,做一个文明的公民是我们的责任。做文明公民,从修身做起。
林教授也对修身展开了详细的描述,他强调修身是儒家教育的基本内容。修身就是陶冶身心,涵养德性,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指出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修身立志、忠恕之道和中庸之道等为人处世准则可以用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与道德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心,促进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
讲座结尾,林教授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同学的疑问,以自己独到的见解与大家进行互动交流。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