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项“惠生工程” 成就“圆梦人生”
——红河学院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有效就业纪实
魏道俊
毕业对于大学生来说,意味着要面临人生最重大的挑战之一——就业,在新的历史时期,当大学生们怀揣着“中国梦”走入社会时才发现,万事开头真正难。
红河学院正是看到了学生们的这一现实问题,不满足于只是将学生送出校门这一目标,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托,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让学生得实惠,以十项“惠生工程”为载体,为本校大学毕业生铺就了一条通往光明未来的“圆梦人生”路。
随着近年来学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红河学院不断将“惠生工程”加以完善,推动本校大学生的有效就业,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近3年,该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2010年至2012年,连续3年获得云南省教育厅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是州市院校里获此荣誉的少数高校之一。
“行事历”工程规范就业管理。在红河学院招生就业处有这样一项固定工作,那就是每年都制定《红河学院就业工作行事历》。目的是规范就业管理工作,研究就业数据,分析就业形势,展望就业前景,提供就业机会,规范的管理确保了就业工作的连续性和时效性。在“行事历”的基础上,该校还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修订并完善考核方法,与各二级学院签订《红河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书》,将措施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人。
“追踪调查”工程夯实就业基础。该校以毕业生追踪调查为契机,为学校发展提供依据和基础。为全面、准确地了解毕业生质量,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学生的培养质量,学校每年对该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一次小范围调查,3至4年开展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查,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专业设置、招生人数、学生培养规格和毕业生就业质量等学校改革发展提供支撑依据。
其中,网上调查主要是对该校2003届至2011届5522名毕业生进行网上问卷调查;跟踪调查主要针对红河州13个市(县)以及全省11个州(市)、国外(越南、泰国),共走访国内主管部门及用人单位265家、越南用人单位15家,回访往届毕业生1000多名,全面了解了毕业生情况和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30余万字的《红河学院毕业生就业分析报告》《红河学院各专业分析报告》《红河学院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和《红河学院毕业生网上问卷调查分析报告》等4个报告。
“讲座比赛”工程拓宽就业渠道。该校通过定期举办创业培训讲座和开展创业计划大赛,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每年开展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模拟招聘大赛,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就业素质和能力。还选送学生参加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各项比赛,锻炼学生,拓宽就业渠道。
此外,该校进一步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创立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创业提供就业机会。2012年5月,该校与云南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蒙自市营业部签订“红河学院邮政EMS创业孵化项目合作协议”,并挂牌营业。各类活动极大激发了广大毕业生的创业热情,涌现出一批成功创业的典型,该校毕业生周波还荣获第二届“青年创业省长奖”。
(下转2版) (上接1版)
“宣传走廊”工程增强就业底气。每到毕业前夕,学校就会为毕业生们布置就业工作宣传走廊,精心制作就业工作流程图(其中包含毕业生获取就业信息渠道流程图、毕业生就业流程图、签订就业协议流程图、规范填写毕业生推荐表、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须知、预征入伍流程图、自主创业证申请流程、创业贷款申请流程以及职业生涯规划介绍、流程、在线测评等),制作海报张贴在招生就业处办公室外玻璃墙上、招聘室内,形成走廊模式,营造就业工作氛围,加强了对就业工作的宣传。
值得一提的是,“校友访谈”和征集“毕业生就业案例”活动,也是该校率先在云南省高校内组织的,对在校学生开展“校友访谈”活动和“毕业生就业案例”征稿活动。通过校友的示范作用,提高就业指导实效,并将其编撰成册供学生阅读和学习。“校友访谈”活动迄今已开展到第五期,征稿449篇;“红河学院毕业生就业案例”征稿迄今已开展到第三期,共征集到稿件418篇。
“信息卡片”工程传递就业信息。学校对学生的关心、关爱完全可以用无微不至来形容,为了能够让毕业生们早日找到合适的工作,学校想方设法开通短信群发平台,加大短信群发力度。自2007年开通了短信群发平台,迄今已向学生发送了30余万条就业信息,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就业指导和招聘信息等。
另外,学校还制作宣传小卡片,编发就业指导手册。制作“红河学院大学生就业工作:为了你、告诉你、帮助你”宣传小卡片,将卡片发至全校在校生,保证人手一册,让学生了解招生就业处的相关工作和帮助项目,以便学校更好地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同时,编发《红河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手册》,做到毕业生人手一册,内容涵盖了当前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技巧和就业程序等较为实用的信息。向每一个毕业生家庭发放《致毕业生家长的一封信》,提前向毕业生家长介绍就业形势,以及学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所采取的措施,争取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与配合,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校企联合”工程搭建就业平台。这也是大多数高校所采用的一种方式,即搭建企业与毕业生交流平台,促进毕业生就业。首先是积极提供就业岗位。该校自2007年起与红河州人才市场达成共识,每年在学校合办三场大型人才招聘会,每次到场招聘单位70家左右,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其次是为进一步开拓就业市场,加强学校毕业生信息的宣传力度,为毕业生构建良好的就业环境,该校每年将《红河学院毕业生宣传册》邮寄至各企事业单位,提前为毕业生做好宣传工作。再就是将传统的宣传方式与网络宣传相结合,加强就业网管理。及时更新“红河学院就业信息发布栏”,及时将各级政府的相关就业政策和法规、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信息在就业网上发布。
同时,不断完善和丰富新浪网和腾讯网上的“红河学院招生就业处官方微博”,加快了信息传递速度,拓宽了就业信息发布渠道。通过信息渠道的不断扩展,不仅使毕业生能及时了解当前就业形势和就业信息,同时还搭建了学生与招生就业处的网上沟通桥梁。
“生涯规划”工程加大就业教研。该校在招生就业处设立红河学院“大学生生涯规划教研中心”,专门负责全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相关教学和科研工作,进一步加大就业创业指导力度,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准备,目前《大学生生涯规划》课程已由原来的通识选修课成为了现在全校的通识必修课。学校高度重视“双困生”的就业问题,各学院根据学生本人申请及日常掌握的情况,确定本学院急需就业帮扶的“双困生”,指定专人根据学生的情况认真制定具有针对性、可行的帮扶措施,从就业指导、心理帮扶、就业岗位信息的提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帮扶。
截至目前,该校共发放帮扶资金64800元,324名“双困”毕业生得到了帮助。通过就业工作促进会、定期到各二级学院召开专题座谈会等方式,及时与学院和毕业生沟通交流,跟进就业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确保就业工作目标的实现。
初夏时节的春城昆明,万木向荣、生机勃发,昆明冶专校园里喜庆热烈,嘉宾云集、满园增辉。6月25日上午,由教育部......
云中讯(通讯员李正良黄铮)7月8日上午8:00许,校党委副书记王翠岗率学工部、人文与管理学院负责同志前往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