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中午12点,昆明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马文会和云南省教育厅对外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龙微、西南林业大学副校长彭志远、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孙海清受云南广播电视台邀请,走进《开放零距离》直播间,介绍如何加快云南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马文会从理念国际化、师资队伍国际化、教学国际化、科研国际化四个方面,介绍了昆明理工大学近期如何开展教育对外交流。第一,在理念国际化方面,国际化战略是学校“十三五”发展期间的重要发展战略,学校十分重视对外交流合作。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方面,围绕我国与非洲国家的国际产能合作,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支持下,学校举办了“丝路奖学金班”,重点培养非洲国家留学生。该班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应,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同时也拓展了国际视野;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方面,学校与老挝、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开展合作。例如,学校与省内重点企业一起、与柬埔寨合作开展了“民航班”。去年,学校获得了香港智华基金的捐赠,捐赠款用途其中一项就是希望举办一个“民航飞行一带一路班”。第二,在师资国际化方面,学校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引进外国专家的同时,派出我校师资以及管理干部到国外深造。疫情并没有阻挡学校走出去的步伐,在教育厅的支持下,去年学校通过滇沪合作,派出100多名教师到同济大学学习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下一步,在“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力争把该模式打造为学校、乃至云南省的对外合作亮点工作。第三,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学校将与发达国家继续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鼓励教师与外国专家一起在学校建立院士工作站和联合实验室,例如马文会副校长本人就与东京大学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同时,学校将继续服务好国家“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和云南省“重点产业走出去”两大战略。例如,学校与老挝能矿部建立了“中老能矿新技术研究中心”,围绕现代产业体系标准、产品分析和质量评价标准、人才培养体系标准这三个标准,提升学校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能力建设。第四,在教学国际化方面,近几年,学校把重点放在中外合作办学上,力争让学生在不出国门的情况下,享受国际优质教学资源。同时,在后疫情时代下,学校尤其注重网络教学资源的开发。
马文会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昆明理工大学如何加大对外交流合作的力度。一是广交朋友、推动合作共赢。目前,学校已与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在丹麦和老挝承建2所孔子学院(课堂),其中老挝苏发努冯大学孔子学院申报的中文本科专业获老挝教育体育部批准,首届50名学生已入学开课;在泰国设置了3个境外办学学院;牵头成立云南-泰国大学联盟,是中泰高等教育合作联盟的创始会员和副理事长单位;是大湄公河次区域学术与研究联合体(GMSARN)创始成员学校中唯一的中国高校代表;通过各类协议、项目、平台、组织和人员交流,打造了一张与国际伙伴双边或多边的交流合作网络。二是开放办学,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进步显著;海外引智引资取得历史性突破,一名外籍专家荣获云南省外国专家彩云奖、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奖和中国政府友谊奖;获香港智华基金3500万元捐赠;与美国阿肯色大学、爱达荷大学合作举办物流工程、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本科项目,其中与阿肯色大学合作举办的物流工程专业入选云南省优质中外合作办学建设项目;获批7个国家级、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际化人才培养初具规模,与美、德、法、英、瑞典、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知名院校合作开设了本科、硕士、博士层次的联合培养双授联授学位项目,“十三五”期间1988名学生参加各类海外学习交流项目,丰富学生全球体验;2018年获国际化人才培养为主题的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打造“留学昆工”品牌,累计招收五大洲78个国家近万名留学生,来华留学生规模全国排名第78,留学研究生全国排名第52位;向美、英、俄罗斯、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十余个国家的国际技术转移项目70余项,服务企业500余家,实现国际技术转移社会经济价值超100亿元。三是加强国际参与,促进民心相通。昆明理工大学创新工作方式,连续8年举办“泰国高中生高质量汉语教育赴华培训项目”;连续5年举办澜沧江-湄公河大学生友好运动会暨南亚东南亚国家大学生文化体育昆明交流周;每年举办“红土情、世界风”中外师生联谊晚会;获教育部备案的东盟研究中心开展国别和区域研究等,积极推进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
(供稿:对外合作交流处)
初夏时节的春城昆明,万木向荣、生机勃发,昆明冶专校园里喜庆热烈,嘉宾云集、满园增辉。6月25日上午,由教育部......
云中讯(通讯员李正良黄铮)7月8日上午8:00许,校党委副书记王翠岗率学工部、人文与管理学院负责同志前往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