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 加载中...
云南高校
云南政协报专访我校高洪教授
时间:2014年01月20日信息来源:不详点击: 加入收藏 】【 字体:

 

“我是人民的代表”


  高洪,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委员,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1—5次会议的主席团成员。
  他是十二届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农业工作委员会委员,十一、十二届云南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国民主同盟云南省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他是云南省兽医领域第一位博士,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云南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云南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云南省现代农业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中国兽医食品卫生学会副理事长、国家绿色食品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兽医病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理事、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南地区兽医病理学会副理事长、第八届云南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和云南省兽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兽医病理学家成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高级会员。
  他是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科协高层次人才库首批入库人选。
  他是云南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导/博士后导师 , 云南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硕士点和基础兽医学硕士点负责人,教育部骨干教师,校长助理。

  2003年3月5日,是高洪一生中难忘的一天。就在这一天,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大会安排他作为主席团成员在主席台就坐。
  “在走向主席台这段距离,面对国徽那一刻,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进了我的身体,我的心仿佛都要跳出来了,这份荣誉,是国家给的,是人民给的。”他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我感到无尚光荣,又感到责任重于荣誉。我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插过队,当过中学教师,做过基层兽医,这些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人民大众的需要,所以作为人大代表,我一直审视着自己,深刻领悟代表内涵,明确自己代表谁,为了谁。”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
  

  作为一名插过队,当过中学教师,做过基层兽医,从基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白族)全国人大代表,他目睹了边疆、民族地区的贫穷与落后,并为之寝食难安。在全国“两会”期间他多次提交“关于民族地区改整村推进式扶贫为县以上区域性整体推进式扶贫的建议”,受到高度重视,国家确定了14个连片特困区中,云南有4个,即乌蒙山区、石漠化地区、滇西边境山区及藏族聚居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数量为全国最多,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和“决战区”之一。为推动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的发展,高洪等四位全国人大常委联名向吴邦国委员长、王兆国副委员长、李建国副委员长兼秘书长致信,争取对怒江州二级省道工程建设的支持并得到积极回应,目前该公路已开工建设,明年竣工。结合云南“桥头堡”建设战略,他提出《加强对东盟国家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建立中国—东盟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议,现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已正式落户云南农业大学。他一直在关注着退休教职工以及老年知识分子医疗待遇问题,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关于解决部分老年知识分子医疗待遇问题”,并得到了妥善解决。针对大学生助学贷款难的问题,他提出的《关于改学生所在高校助学贷款为生源地贷款的建议》,生源地贷款目前也已在全国实行。
  在全国人大任职的十年里,他积极履行代表职责,共提出全国人大建议、议案共79件,其中领衔提出的有43件,被采纳和部分采纳22件,涉及教育、经济、卫生、扶贫、食品安全、公共服务、兽医立法、农林水等领域,比如在民生方面的《关于促进社会和谐改进社保筹资与管理方式的建议》、《关于抓紧制定和实施连片特困地区整县推进扶贫攻坚规划的建议》、《关于完善低收入群体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议》、《关于缩小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建议》;在教育方面的《关于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扶持力度的建议》;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关于动物源性食品安全控制的建议》,以及“滇中调水”、“润滇工程”、“退耕还林及其后续政策”等,很多得到了上级的关注,有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落实。
  高洪参与了我国如期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参与审议了第四次《宪法》修正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参与了国家机关人事任免、人大监督和专题询问、重大事项决定等工作;参加了全国人大青年代表访问团访问欧洲议会;参加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代表团出访古巴、委内瑞拉、日本、韩国;也是全国人大中国—爱尔兰、印度尼西亚友好小组成员。为形成我国法律体系,推进民主政治,开展多方位的对外交往付出了努力。
  每次“两会”结束返回昆明,他都及时整理会议内容,向云南农业大学校党委、师生、离退休干部、民主党派及云南部分高校、云南省参事等进行传达。共有30多场次,2000多人听取了他作的会议情况和精神传达,许多同志和他进行交流,并就自己所关心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向他提问,他都进行耐心细致的解答,得到大家的好评。


立足本职  学有专长  服务社会


  多年来,中央和地方媒体对高洪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的建议工作多次进行报道。几年前,新华社以《高洪——不休会的人大代表》为题,把他的履职故事和成果进行了充分报道。其实高洪在专业领域也是硕果累累。
  在教学工作中,他主持完成了省级重点学科“基础兽医学与预防兽医学”建设,省级重点课程《兽医病理学》建设,校级《动物病理学》研究生课程建设和一类课程建设,省、校级精品课程《动物病理学》建设等教学改革质量工程项目8项。荣获2010年“第四届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入选2011年云南省高等学校名师工作室。至2013年,他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5名,由他指导的硕士研究生论文有7篇获云南省优秀硕士论文,考起博士7名,赴美国、德国留学4名,有的学生已入复旦大学任教。他培养了一批批具有“科学情操,大地情怀,农民情结”的边疆畜牧兽医人才。
  高洪主要从事动物分子病理学、比较病理学与食品安全评价领域的研究。近年来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126篇,其中13篇在全国学术交流会上获优秀论文,3篇获省级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和特等奖。主编、副主编“十五”、“十一五”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规划教材《兽医公共卫生与健康》、《动物病理学》、《兽医病理生理学》、《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参编专业科技书籍《兽医病理学》专著(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中国农业出版社)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现代农业科技专著大系《兽医病理学》(第二版)等16部。由他副主编的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动物性食品安全概论》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动物病理学》获2008年度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2005年,高洪被教育部聘为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专家;2008年,被云南省教育厅聘为云南省高校第六届学术委员会委员;201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兽医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和被云南省学位委员会聘为云南省专业学位专家委员会(兽医)首届委员;2012年,被教育部聘为“第三轮学科评估专家”;2013年又获聘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物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在完成教学和科研的同时,高洪深入产业一线积极开展科技指导,他多次顶着严寒酷暑到楚雄、昭通、红河、西双版纳等州市的边疆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帮助当地群众抓生猪生产,开展动物疫病防控,并向当地群众传播先进的畜牧兽医科技知识,培训了来自各畜牧站所、村组干部和专业大户800余人,听众5000多人次。活动现场交流答疑120人次,指导解决技术难题62个。他多次到呈贡、宜良、晋宁、嵩明、松华坝、玉溪、曲靖等地培训了来自各畜牧站所、村组干部和养殖专业大户600余人,听众2000多人次。在禽流感和猪链球菌爆发期间,他到云南省科技馆、高校和云南省人民广播电台百姓与生活栏目作专题报告和现场直播,通过对禽流感和猪链球菌的特点及防治对策的讲解,消除了群众对禽流感和猪链球菌而引起的多种疑问。高洪用专业知识为当地群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群众解决了农业生产和畜牧业生产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荣获了云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2009年,他荣获“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贡献奖(杰出人物)”;在2009-2010年、2011年和2012年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体系)人员综合考评中,高洪连续三年考评优秀和三年综合排名前3位,受到省农业厅的通报表扬。

关心国事  关注民生  甘于奉献


  高洪一直以动物疫病防制技术,动物分子病理学、比较病理学与食品安全评价为主要研究方向。他所带领的课程组就获国家基金5项,已完成2项,在研3项。现正在从事猪大肠杆菌病、猪蓝耳病、内毒素、喹乙醇、苏丹红等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的致病机理及其防治、自由基生物学、生物膜与疾病、分子病理和免疫病理、毒理病理、比较医学及食品安全评价等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近来,他以《关于云南民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关于成立“云南农作物根部灌溉装备研发和示范中心”的建议》为题向政府建言。他带领学科团队积极服务三农,结合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和特色农庄建设,针对对口联系的楚雄综合试验站、禄丰区域推广站、南涧区域推广站、云县区域推广站、昭通综合试验站、永善区域推广站进行指导,并在不同层面、从不同角度对广大技术人员和养殖户进行培训。最近,高洪带队到盐津、永善就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和特色农庄建设进行交流、培训和指导。在省政府举办的云南省食品安全管理学院第二期培训班上以“《食品安全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关系及其起草思路及考虑》”为题给学员授课,为云南食品安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和特色农庄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他秉承云南农业大学“开学养正,耕读至诚”的大学精神,践行“厚德博学,明理尚农”的校训,继续情系稼穑,躬耕疆域,恪尽职守,教书育人,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着!
 

 
(作者:佚名编辑:云南农业大学)

我有话说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